网站首页 | 新闻动态 | 拍卖收藏 | 艺术名家 | 交易中心
书画收藏 | 藏界人物 | 作品推荐 | 展览信息 | 在线展览
当代油画 | 摄影艺术 | 当代艺术 | 名家访谈 | 收藏天地
访客您好,欢迎访问中国书画收藏网。今天是
 拍卖收藏 > 市场观察  返回首页 >  拍卖收藏 >> 市场观察
港媒:艺术品拍卖在中国成洗钱和雅贿通道 艺术品大洗钱
更新时间:2014-1-21   【字体:

  香港《南华早报》文章,原题:中国的艺术品拍卖:大洗钱

  经过几年的起起伏伏,中国艺术品市场依旧红火且继续是热门话题。数据显示,2010年中国的艺术品成交额首次超过美国,去年达570亿元。而2012年仅为290亿元,中国拍卖行业协会表示,这与拍卖行提供的艺术品中仅有半数实际成交有关。许多买家因拍品真伪难辨而拒绝付款。出于这个原因,2011年齐白石的一幅名作以创纪录的6540万美元成交。但拍卖结束两年后该画作仍被弃置仓库。

  除担心赝品外,当竞拍者同意以天价来助推“庄家”收藏的特定画家或艺术家的作品价格时,也往往出现付款违约现象。只要竞拍成交价能使市场看似很坚挺,部分拍卖行亦对此置若罔闻。于是,许多艺术品被多次拍卖。路透社注意到,10年内齐白石的一幅画被拍4次,价格从3万美元飙升至79.4万美元。

  这种危机四伏的风气或令买家望而却步,但中国对艺术品的需求仍无止境。原因何在?“中国艺术品价格确实不正常”,某业内人士指出,“(因为)艺术品已成为洗钱和贪污贿赂的最好工具。”中国的送礼文化正在推高艺术品价格,商人为官员购买艺术品正在拉升需求。媒体报道称,无论真假,一件艺术品礼物就是一次“洗清”贿赂的机会。商人送给官员一幅画,后者亲属将其拍卖,商人再以高价买下,现金就流入官员口袋。还有其他更老练的诡计,但这是典型的手法。

  如今,波谲云诡的艺术品把戏已引发中纪委的关注。除了赝品因素,中纪委也不愿看到艺术品世界被官员当成洗黑钱的途径。这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已催生出一个新词:雅贿。经过去年更广泛的反贪调查后,该词近来甚至已出现在中纪委的官方报道中。

 

 

  • 上一篇文章: 京城黄金价格又创新低 千足金价格至238元/克
  • 下一篇文章: 名家大师黄胄引领2013年市场 近现代仍处于调整期
  • ?

    关于我们 | 版权声明 | 免责声明 | 联系我们
    备案 号:京ICP备13007192号-1
    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