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 | 新闻动态 | 拍卖收藏 | 艺术名家 | 交易中心
书画收藏 | 藏界人物 | 作品推荐 | 展览信息 | 在线展览
当代油画 | 摄影艺术 | 当代艺术 | 名家访谈 | 收藏天地
访客您好,欢迎访问中国书画收藏网。今天是
 拍卖收藏 > 市场观察  返回首页 >  拍卖收藏 >> 市场观察
官帽”染指书画腐败手段多,官员落马后书法30元没人买
更新时间:2015-2-4   【字体:


王有杰 书法作品

  文化圈腐败“暗门”多 书画圈去除“官帽”渐成趋势
  在陕西省清理了8名省管领导干部担任书协主席、副主席等问题后,近日曾任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行长的计承江,主动请辞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的职务。随着中纪委和各地加强对领导干部违规举办、参加书画展、笔会活动的清理,官员请辞书画、文艺协会“职务”渐成趋势。
  河南省委原常委、郑州市委原书记王有杰曾出版有《王有杰书法集》,落马后其起拍价仅30元也没卖掉。专家认为,官员爱好艺术本无可厚非,但有些人刻意跻身书画、文艺圈在沽名钓誉之外,其实藏有不少借机收敛钱财、用权力实现寻租的行为,要根治“官帽”染指,必须要打掉这些腐败“暗门”。
  整治文化圈腐败
  河北省书法协会一位人士直言,“这些年出现了一些非常不好的现象,一些官员即使功力不足、笔墨欠佳却也能挤进协会,成了受追捧的‘大家’。”
  河南省委原常委、郑州市委原书记王有杰自诩是一位“笔耕不辍”的书法爱好者,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,出版有《王有杰书法集》。他在台上时,有评估其书法价格为每平方尺上千元。落马后,某拍卖行曾通过网络拍卖一幅王有杰的书法作品,起拍价仅30元,却无人问津。
  “人在台上作品就值钱,下了台便一文不值。”河北省美东律师事务所律师曹德全表示,“整治文化圈腐败若能形成刚性执法,对文化圈本身有极大的好处。”
  甘肃省相关部门近日在回应“甘肃省书协设21名副主席”、其中还有部分官员兼职一事时表示,甘肃省书协设21名副主席是因考虑省情需要,承认部分兼职人员来自各党政机关。
  甘肃省文联已表示,根据安排和相关规定,今年甘肃省书协将进行换届改选工作,届时将严格按照规定确定主席团候选人。
  腐败“障眼法”怎么破?
  “拥有书画协会的双重身份,能顿时让一些领导的作品价格走高,从无价变‘天价’。”一位受访的艺术家说,“更有甚者,一些协会则通过中间人或者网站来购买‘大作’,炒高了价格之外还能将钱款倒回官员手里。”
 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王世洲表示,法律对于行贿受贿的认定只限于财物,但现在却有不少“障眼法”,书画收藏的操作手法不胜枚举,使一些权力寻租和利益交换行为得到掩护,挑战了法律的底线。
  细观文化艺术领域的“官员腐败”,以书画作品为代表的受贿物真伪难分辨、价值有弹性,变现手段隐蔽多样,而行贿物价值的认定则让反腐工作遭遇新挑战,必须从制度建设上予以突破。
 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副院长、博士生导师张力说,现在已出现了用不具有市场价值的物品用于行贿的新情况,用于做交换的假书画的价值仅存在于行贿、受贿双方,法律对于行贿物品价值的认定存在短板,而这直接影响定罪量刑。
  按照现行法规,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财物达到一定数额,才能被认定为受贿罪。但用于“洗钱”的廉价或假书画等物品,是否仍根据其实际价值来认定,还没有明确规定。
  王世洲表示,如果这些物品仅以实际价值认定,那么双方行为可能会逃脱掉法律制裁。他呼吁,对书画、文艺圈规范行为应加强制度建设,引入司法鉴定程序,还社会一个风清气正的艺术环境。
  

  

 

 

  • 上一篇文章: 7年保护挖掘,南宋古沉船超6万件宋代瓷器重见天光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民营美术馆如春笋般拔地而起,专家认为其身份尴尬后继乏力
  • ?

    关于我们 | 版权声明 | 免责声明 | 联系我们
    备案 号:京ICP备13007192号-1
    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