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 | 新闻动态 | 拍卖收藏 | 艺术名家 | 交易中心
书画收藏 | 藏界人物 | 作品推荐 | 展览信息 | 在线展览
当代油画 | 摄影艺术 | 当代艺术 | 名家访谈 | 收藏天地
访客您好,欢迎访问中国书画收藏网。今天是
 展览信息 >   返回首页 >  展览信息
美国一家博物馆邀请盲人看展 可触摸部分作品
更新时间:2013-4-4   【字体:


  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内,双目失明的芭芭拉·阿佩尔坐着轮椅,伸手触摸一件毕加索的雕塑作品,脸上洋溢着愉悦的笑容。

  现代艺术博物馆每个月迎接一批视力受损者,让艺术向导带领他们欣赏艺术之美。

  发挥想象力“视觉化”

  阿佩尔现年62岁,热爱艺术,曾是一名珠宝设计师,十多年前突然失明。她告诉法新社记者,现代艺术博物馆的“洞察艺术”项目把她和生命中占据重要部分的艺术世界重新联系起来。

  她说:“通过这一项目,我与以前一贯喜爱的东西仍然连在一起,那些东西给了我众多激励。”“洞察艺术”最近组织的一次活动是参观“发明抽象,1910—1925”展。鉴于大部分展品为绘画作品,博物馆方面不允许触摸。阿佩尔等大约20名参观者只能依赖向导的描述,然后发挥想象力,去视觉化瓦西里·坎金斯基、卡济米尔·马莱维赫等20世纪早期艺术家的抽象作品。

  每经过一件展品,参观者都要驻足一段时间,听向导珍妮弗·格雷仔细描述,再一起探讨作品的含义。

  向导都是艺术家

  负责现代艺术博物馆残疾人项目的卡里·麦吉说,博物馆20世纪70年代首次邀请盲人参观雕塑展,随后逐渐拓展至让他们参观画作等不允许触摸的作品。

  麦吉说:“我们经常集思广益,尽可能地让参观变得多感知性。”譬如,当让失明者“看”挪威艺术家爱德华·蒙克著名画作《呐喊》的一个版本时,向导先让大家张大嘴巴、双手掩面,模仿画中人物的姿势。

  这些特殊参观者的向导都是现代艺术博物馆外请的艺术家。对他们而言,为视力受损乃至失明者介绍作品也拓宽了自己的视角。

  向导之一德博拉·戈德伯格说:“那有助我更好地观察作品,因为我必须用一种更便于识别的方式描述它。他们总会发现一些我们往往忽略的东西。”

  “只要用心就可以看见”

  不过,相对听画而言,阿佩尔觉得,还是触摸雕塑作品那种直接的联系更美妙。

  参观完 “发明抽象,1910—1925”展览后,博物馆工作人员带着阿佩尔参观毕加索作品展。展品包括立体主义发展前期的一件作品毕加索初恋情人费尔南德·奥利维耶的青铜头像。

  阿佩尔的双眼盯着天花板,神情专注。当左手摸到高挺的鼻梁、突出的颧骨时,她不禁轻呼:“这是她的脸,就在这儿。”她的丈夫巴里建议说:“感受一下她鼻子的线条。”

  阿佩尔说:“听完别人的描述,再去触摸,它就变得真实起来。我仍然在‘看’,仍像以前一样欣赏艺术品。只要用心,就可以看见。”

 

 

  • 上一篇文章: 上海通用汽车品牌总监刘震:将创新理念融入艺术展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望京行为艺术:裸奔妹凌晨街头狂追裸奔哥 引来大批网友围观
  • ?

    关于我们 | 版权声明 | 免责声明 | 联系我们
    备案 号:京ICP备13007192号-1
    .